为提升农家书屋效能,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浉河港镇积极探索“农家书屋+新时代文明实践”共建模式,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学习阵地作用,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致富的“加油站”。
加强管理。每个农家书屋均配备1名管理员,设立村(居)两委干部兼任图书管理人员,加大对图书管理员的教育培训力度,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,并定期开展检查,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。财政部门应适当提供补助,解决图书管理员的报酬问题,以提升工作积极性。
图书更新。定期组织图书进行流动交换,实现村与村、镇与镇之间农家书屋图书的定期互换,形成一个双向可持续的图书更新和交流渠道。同时,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与名誉村长捐赠图书,确保农民群众能够不断接触到新书。
资源整合。浉河港镇部分农家书屋已与村级办公活动场所、党员活动室等进行了有效整合,这种做法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,还显著提升了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。同时,浉河港镇大力推广书屋与其他活动的结合,利用农家书屋作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活动。
目前,浉河港镇共建设了17个农家书屋,每个书屋平均用房约为20-30平方米,据统计藏书总量达到3000余册,基本设施完善,管理制度明确展示在墙面上,实现100%全覆盖。为满足村民阅读需求,每周平均开放时间为6天,每天开放时间为6小时。(李文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