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
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打通宣传、教育、关心和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浉河区五星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的作用,从筑平台、建队伍、开展志愿服务着手,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推动文明实践服务走深走实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整合资源,构建阵地。紧扣我办实际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着眼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,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,统筹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备,整合党群服务中心、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,全力完善理论政策宣讲、居民教育培训、文化服务等各类平台,截至目前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,实现了辖区阵地全覆盖。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6支,吸纳党员群众、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等各类志愿者千余人。创新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开展了理论政策宣讲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居民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,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形式和内涵,有效打通了组织群众、教育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构筑了坚实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。
文化自信,倡树新风。注重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注重挖掘乡镇文艺人才,各社区均组建了小型文艺宣传队和广场舞蹈队。举办“三八”妇女节、“七一”文艺晚会、“迎国庆 话重阳节”、“赶考路上有我”“伟大民族复兴”主题演讲比赛等各类主题活动22场次,深受农民群众喜爱。扎实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道德模范”“新时代好少年”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全办共有26户家庭被评选为文明家庭,21人被评选为道德模范,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聚民心、暖人心、筑同心。
示范引领,服务群众。结合群众所需所想所急所盼,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。除了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、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外,志愿服务队还利用法治宣传日等主题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、普法教育、矛盾纠纷调解等。围绕“学雷锋月”“敬老月”等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,组织巾帼志愿者传递关爱暖人心,开展关爱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公益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,受益群众1500余人次。同时,围绕脱贫户、就业困难户等特殊群体举办了3期育婴师和家政保姆培训班,培训50余人次,以贴近群众的形式,让老百姓在寓教于乐中不断增强参与感、幸福感和就业创业技能,助力脱贫群众和就业困难群体增强内生动力,共同发家致富。(刘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