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
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中,金牛山街道办事处以扎实的举措、创新的思维,打造出了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金牛山街道办事处,领略其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中的精彩亮点。
实践润心:文明新风入万家
金牛山街道坚持以活动为引领,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、化为行动。
移风易俗倡新风。街道持续开展“拒绝浪费、反对攀比”“弘扬孝道、厚养薄葬”“遵德守礼、文明行事”等主题宣传活动。在清明、中元、寒衣等传统节日前夕,通过微信、钉钉等平台广泛发放《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书》,引导居民转变观念。在关键节点,组织干部职工、社区工作者和执法队联合开展 “禁烧行动”,有效遏制了不文明祭祀行为,守护了蓝天净土。
文明实践惠民生。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,紧密围绕居民需求,全年精心策划并开展了2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。活动涵盖传统节日庆祝、志愿服务、文化惠民演出等多个领域,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,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了辖区的文明程度以及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法规素养同提升。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《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等内容,引导大家知法明礼、规范言行,争当文明表率,进而带动社会风尚向好发展。

创新赋能:文明品牌显特色
金牛山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模式,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明创建品牌。
“网格+文明创建”接地气。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网格化治理,机关干部下沉至网格,与网格长一同,面对面收集居民反映的环境卫生、邻里纠纷等问题,并建立台账,精准解决。同时,把环境整治、扶贫助困等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基层工作日常,形成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。
“项目 + 文明实践” 聚合力。创新推动文明实践项目化运作,成功打造了 “金牛夜话”“指尖传承”“安全零距离”“为爱点灯”“情暖夕阳”“左邻右帮”“巧手驿站”“三方共商” 等 10 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项目。

“金牛夜话”点亮民心桥。每月,机关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社区楼栋,以“拉家常”的形式,与居民共话社区发展、政策法规以及未来规划,面对面倾听居民心声、收集建议、解决难题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 “夜话会” 369场次,吸引2600余人次参与,收集意见建议388条,协调解决问题120个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。这一模式实现了志愿服务从“活动”向深耕细作的“项目”的华丽转变。

服务环境更贴心。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自动感应门、防滑台阶、清晰的电子导引屏,实现无障碍坡道全覆盖,完善了无障碍设施,让办事过程更便捷、更暖心。
人文关怀更浓厚。街道内部打造了设施齐全的多功能职工健身空间,配备了跑步机、椭圆机、动感单车、乒乓球台等器材,关爱职工身心健康,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。
金牛山街道办事处以机制创新为引擎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、以实效成果为目标,构建了全员参与、全域覆盖的文明创建新格局,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“金牛样板”。(金牛山办事处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