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种稻难”到“种莲甜” 浉河区这个村把荷田变成了“聚宝盆”
2025-07-30 浏览量:0

7月28日,在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左店村的百亩荷田内,游客三五成群,拍照打卡,畅游赏花,悠哉乐哉,欢笑声与蝉鸣声交织成夏日欢乐曲。

  “太神奇了,连着莲心一起吃,居然是甜的,口感好像水果玉米!孩子边吃边喊‘还要’,这么大莲蓬一块钱一个,比吃零食健康划算多了。”带着儿子来采摘莲蓬的陈女士笑着说。

  这片让游客化身“吃货”的荷塘,藏着左店村村民自主探索的“致富密码”。因村内地势原因,种水稻常遇灌溉难题,收益一直不高。2015年村民王代义萌生种植荷花的想法,经多方调研发现“太空莲36号”——这种由普通白莲种子经太空诱变培育的新品种,颗粒比普通莲子大三分之一,生吃口感脆甜,还能兼做景观。于是他便成了村里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。

  如今,左店村的“太空莲”已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,发展成80余亩的“田间超市”。村民们看准了市场、尝到了甜头,便各自在自家地里种起了“太空莲”。

  “太空莲”的美味,不仅甜了游客的嘴,更鼓了村民的腰包。凭借“看得见收益、学得到技术”的朴素逻辑,一户带一户,一亩连一亩,成了群众增收的“聚宝盆”,真正实现了“荒地变宝地、莲蓬满荷塘、村民笑开颜”的美丽转变。

  “今年我试种了2亩,卖鲜莲估计能挣个8000多块,比打工强,还能守着家。”种植户汤其军一边给游客装莲蓬一边说。像他这样的种植户,左店村有10多户。如今的左店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“产莲专业村”了。

  据了解,“太空莲36号”产季集中在7月至9月。除了三个月的采摘期外,即便过了产季没卖完,村民还能按亩把老莲子卖给莲子粉加工厂,每亩地能收3000元左右,比单纯卖鲜莲蓬多了一重保障。

  从“种稻难”到“种莲甜”,左店村的荷塘不仅产莲蓬,更成了“景观田”“致富田”。正如村民们常说的:“小莲子串起了大产业,咱左店村的‘莲’文章,才刚开头呢。”( 魏震)

来源:浉河融媒

编辑:赵丹

审读:夏俊伟

审核:刘亚迪

终审:汤红涛

相关新闻

    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<>客户端